从时段上看,阳光强烈的夏秋午后,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时,比较容易发生臭氧超标。
在中央督察所向披靡之际,也有必要看到挑战:中央派员直接大规模督察,毕竟属于非常手段,恐难实现日常化。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管理机制上的巨大漏洞。
而文过饰非导致的社会监督缺失,也让环保部门无从借力摆脱地方干预。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反弹担忧,管理机制上的漏洞日渐凸显。2016年1月,中央环保督察组率先在河北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试点。但动用如此宝贵而有限的资源,更应重在问责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的管理弊端,包括问责某些城市投诉举报机制的缺陷,以及问责各地迟迟不执行《大气法》中对重点企业信息公开做出的规定。近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对全国各省(区、市)实现全覆盖
如今,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所到之处解决了一大批环境突出问题。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根据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官方微博内容,9月15日,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8省(区)的督察进驻工作。
浙江省以督察为契机,推进卫浴、建材、印染等特色产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海南省举一反三做好督察整改落实。立案处罚9181家,罚款46583.84万元。各督察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督察进驻各项任务。
青海省及时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勘界定标。四川成都、浙江宁波等地及时采取措施,叫停部分基层整改一刀切问题。
三是借势借力,推动环保长效机制建设。督察组高度重视群众环境诉求,督察进驻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59848件,经梳理分析受理有效举报43015件,合并重复举报后向地方转办举报39586件。山东省还举办督察整改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取得较好效果。与8省(区)396名领导干部个别谈话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四批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17年8月9月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团)等省(区)开展督察。
截至9月15日,8个督察组全部完成了督察进驻工作。二是统筹督察整改与民生保障,防止一刀切。四川省组织开展《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立法调研。走访问询省级有关部门和单位171个。
广大网民关注督察、点赞督察,为督察出谋划策。四是注重信息公开,营造了良好舆情氛围。
吉林省全面启动白山市南山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收集转运处理工作,解决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隐患。立案侦查297件,行政和刑事拘留364人。
8省(区)立行立改 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各被督察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强化部署,建立机制,对群众举报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效果。截至当日,督察组交办的39586件环境举报,地方已办结35039件,办结率达到88.5%。各地利用一台一报一网每天公开边督边改情况。进驻期间,8个督察组共计与396名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其中省级领导213人,部门和地市主要领导183人。交办39586件环境举报地方已办结88.5%截至2017年9月15日,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举报,地方已办结35039件,办结率达到88.5%。同时督察组也要求地方总结边督边改经验做法,建立完善群众环境举报受理、查处机制,不断解决和回应群众环境诉求。
西藏自治区大力开展拉鲁湿地整治,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山东省通过过桥行动帮助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向非禁养区搬迁。
一是解决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群众普遍点赞将各项目标任务分台、分户、分家逐一建立了登记表、花名册和统计表,落实到部门、到区、到镇、到村、到户,层层压实责任,逐周、逐月把握调度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有3个明确的前提条件:一是类别,对各类工地停止的是土石方作业,土石方之外的作业仍然可以依法依规照常进行,并不受影响;二是范围,全市只有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建成区外未作限制;三是特许,对于重大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等,确实无法停止土石方作业的,可申请特许连续施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问责机制,将任务目标分解量化,通过16个驻区组,把目标、任务和责任一竿子捅到底,压实至基层,对督察情况和整改结果向社会公开。
所以整治散乱污企业,就是对不符合要求的,该淘汰关闭的坚决淘汰,能够提升改造,完善治理设施的,搬迁到园区纳入正常监管的,要督促整改,这将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各项任务已列出清单,目标、治污时间表和责任已经明确,将对各区、各部门以及进一步延伸至乡镇街的空气质量改善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调度、督查和考核。专题解读2 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在攻坚行动涉及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要求时,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邓小文介绍说,扬尘污染是近年来冬季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自2016年开始,市环境监测中心与南开大学共同开展《天津市大气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研究,在全市16个区23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周边连续采集颗粒物样品,共取得PM2.5有效样本384个,PM10有效样本390个,对全市和各区域采暖期颗粒物来源进行精细化解析。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采样期间,PM2.5主要来源依次为燃煤(27.1%)、工业(22%)、机动车(21.5%)、扬尘(18.2%)和其他(11.2%),该结果体现出天津整体污染排放在行业间呈现均化的趋势,目前本市PM2.5距离年度目标和达标排放还有一定距离,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要降低污染物排放。
专题解读3 散乱污是整治重点市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贾春宁介绍说,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和城乡散煤清洁能源替代是此次攻坚行动的主攻方向。散乱污企业大多没有任何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严重污染,其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1套组合拳]把对秋冬季空气质量影响最为显著的两散,即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和城乡散煤清洁能源替代作为主攻方向,同时狠抓企业治理、锅炉整治、面源管控、车船油路治理、错峰生产及运输和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措施,形成一套组合拳,既包括治本之举,也包括治标之措。专题解读1 攻坚行动5个1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杨勇介绍说,针对今年秋冬季的污染特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基础上,本市制定了《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这是本市首次专门针对秋冬季污染特点制定的方案,也是第一次专门设定了针对秋冬季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攻坚行动具体可以归纳为5个1:[1套攻坚目标]对照国家总体要求,明确提出在全面完成《大气十条》各项考核指标的基础上,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以上,并综合考虑各区去年同期空气质量基准水平以及上半年改善情况,分为68微克/立方米、70微克/立方米、71微克/立方米3档,将目标分解到各区,并细化到各月、各周,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秋冬。在扬尘污染控制方面,目前本市施工工地和道路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控尘措施,但在土石方作业管控方面还存在较大难度,而土石方作业对扬尘污染的贡献又是比较大的,因此将土石方作业的管控作为了冬季扬尘污染管控的针对性措施。
[1套管理台账]对照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套长效机制]严格考核问责、压实治污责任是打好攻坚战的关键。●本市首次专门针对秋冬季污染特点制定方案●首次专门设定针对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以两散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攻坚行动●攻坚目标分解到各区,细化到各月、各周,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秋冬9月3日,天津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就《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制定的相关背景以及重点任务进行专题解读。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杨勇介绍说,在秋冬季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管控,是本市攻坚行动组合拳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根据本市秋冬季大气污染特点采取的一项针对性措施。
[1套环保责任]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这次行动的基本思路是坚持问题导向,以两散为主攻方向,以燃煤锅炉治理、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重点行业(钢铁、有色、火电、焦化等)综合治理、排污许可管理(电力、钢铁、水泥、原料药制造等)、移动源污染管控和面源污染防控为抓手,以工业企业错峰生产与运输、重污染天气应对作为突破口,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察问责,全面实施攻坚行动,实现秋冬季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对环境问题突出、影响较大,环境质量差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由市领导直接约谈,约谈3次后如再出现类似问题,对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就地免职并进行相关处理。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角度来说,工业污染源分两大类:一类是重点污染源(大中型工业企业),另一类是散乱污企业
将各项目标任务分台、分户、分家逐一建立了登记表、花名册和统计表,落实到部门、到区、到镇、到村、到户,层层压实责任,逐周、逐月把握调度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期保质完成。[1套管理台账]对照攻坚行动目标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